嘉职院“樟上名菇”项目获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典型案例
近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公布职业教育“立德树人”、解决产业发展问题、“职教出海”、非遗成果转化案例名单,嘉职院现代农业学院报送的《禾城新“菇”事 致富主力“菌”——“樟上名菇”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蹚新路》入选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典型项目案例。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校,秉承“以人为本,食安为先”的理念,组建“樟上名菇”师生助农帮扶团队,历时三年,针对双孢蘑菇传统种植模式受到工厂化栽培猛烈冲击造成菇农失业问题,优选新种赤松茸推广种植,进行栽培新基质研究,探索出一条新时代菇农致富路。
深耕科研创新,打造实践助农“新技术”
樟上名菇团队因地制宜,利用江南地区的园林废弃物香樟枝条作为赤松茸栽培基质原料,利用香樟木屑中樟脑精油天然杀菌属性,研发出樟脑精油生物降解技术,降低香樟木屑中樟脑精油含量,精准控制樟脑精油含量在1%左右,达到既能杀灭杂菌,又不影响赤松茸菌丝生长的效果,开发出有机栽培赤松茸的香樟木屑基质。同时通过原位发酵技术和立体层架栽培技术提高赤松茸的品质和产量。团队目前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科研论文2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
深挖创助融合,锻造实践助农“新人才”
“樟上名菇”团队坚持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贯穿人才培养全方位,将知农爱农使命贯通立德树人全过程、将科技兴农技能贯通教书育人全时段,以乡土种植与乡土情怀为核心提升“新农人”实践操作水平。依托赤松茸基质改良技术,指导学生参加“农产品质量检测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立项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项。通过一系列赛事切实让农学专业学生调研菌菇种植痛点、接触农民一线需求,建立起一支“有实力、做实事、显实效”的服务食用菌产业“后备军”。
深延种养经验,开拓服务助农“新平台”
团队立足嘉兴,以山海协作实现经验辐射省内,以东西协作实现技术推广西部,持续加强与丽水龙泉和四川九寨沟紧密联系,将帮扶范围辐射到市域外甚至省域外。近年来连续面向全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培训,提升浙江省内菌菇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助力菌菇生态产业绿色持续发展。目前陆续与世界500强企业敏实集团、世合有机农场、嘉心菜、查爷爷有机农场、华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神润斋园艺公司等10家农业龙头企业签署合作种植协议,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助力当地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获奖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的生动写照,也是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道路的有力见证。下阶段,学校将在凝心聚力打好“科技助农”“教育助农”“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的基础上,围绕“党建+产业+实践”推动形成校企地合作服务地方新模式,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乡村振兴一线展现高校的担当作为,在服务乡村振兴上作出嘉职新贡献。
转载自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图、文:贺伟强、曹杰、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