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宣传部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发布人:高慧英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3-04-17 09:19:07点击数量: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4.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二、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等。
三、防控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空气不流通的鸟园、农场、街市、公园等活动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将禽类放在自己居住的房屋,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2.注意食品卫生,加工、保存食品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不要自行宰杀家禽,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的家禽。
3.做好及时而彻底的环境消毒工作。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
4.注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做到不吸烟。
5.及时就诊。发现有类似发热、咳嗽、打喷嚏等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否与禽类有接触史,避免延误病情。
 6.医务室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流感疫情监测、排查和报告工作,确保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嘉职院医务室
                                                                      2013年4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