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在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落幕。我院参选的两个节目——桐乡花鼓戏《姑嫂饼》《村姑的美好生活》分获戏剧类一等奖、舞蹈类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倪佳、刘平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本次大艺节的主题围绕“民族魂˙中国梦”,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办,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承办。活动分为舞蹈、戏剧和校园十佳歌手三项,历时8个多月,全省有79所高校选送了舞蹈、戏剧、歌曲共481个节目参加省级展演,经过前期的初赛(录像评审),最终有186个节目进入现场展演。这些节目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青年学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展示了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在活动第一阶段(2016年3-6月下旬)成立艺术节活动组委会,在各分院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组织,同学们踊跃参与。经过层层选拔,分别由倪佳、刘平老师带领的两支队伍进行多次排练。很多同学在戏剧方面没有基础,倪老师邀请专业艺术老师於嘉进行动作指导,节目编剧严旻操老师指导方言唱腔;舞蹈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刘平、白洁老师对她们的动作、表情要求更高。在学院的支持下,经过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第二阶段省级评比阶段(2016年7-8月),我院参选的戏剧节目桐乡花鼓戏《姑嫂饼》、舞蹈节目《村姑的美好生活》均入围了本次艺术节的展演。
到活动的第三阶段(2016年9-11月),节目的排练紧锣密鼓地进行,参与节目展演的同学在学习之余,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自觉的把排练放在第一位。戏剧节目人员变动较大,但每一位参演同学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来自浙江省各个地方的同学尝试着学习桐乡方言,学习戏剧唱腔,戏剧表演基本功以及对角色的定位,不断突破自己。参加舞蹈节目的同学中有一位有腰伤,但还是认真对待每次排练,展现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桐乡花鼓戏、姑嫂饼制作技艺都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戏剧桐乡花鼓戏《姑嫂饼》是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学们把它搬上舞台。为此作出了自己的一分贡献。舞蹈节目《村姑的美好生活》结合了特色分院农建分院和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在原本节目中结合了大学生的特点略作改动,呈现出新的风貌。(学生记者 赵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