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铸就企业根基,精雕细琢传承工匠精神。5月30日下午,全国劳动模范、省级技能大师、浙江雅莹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技术部经理张利华走进我校勤禾大讲堂,为服装专业与DIY手工艺社的学子们带来一场独特的服装服饰手工艺专场讲座。这也是今年我校“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的首场。
高雅文化进校园,传统技艺进课堂。什么是手工艺?作为雅莹集团的研发技术部经理,张利华以雅莹历年来的秀款为开篇,通过自身在手工艺工作上的所闻所见阐释自己对它的独到见解。“我在雅莹工作了22年,每一天都觉得很开心,因为热爱,所以一直坚持着做服装服饰与手工艺,纵然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每次看到自己的成就,就会觉得值得”,她说,“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大代价做手工艺?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有极致的追求,对自己的事业有十分的热爱,一个高价值感、不可复制性、富有文化故事、能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作品,才是一个好的作品”。从被动加工到主动开发,从一线员工到部门经理,她对手工艺设计的执着与耐心,正是我们亟待学习的,也是本场讲座的意义所在。
刺绣,是心手合一的传世技艺,一点一滴,无不体现匠人的心意。苏绣、湘绣、苗绣、杭绣、法式钩针......张利华此次带来了工作室中的作品,通过对各类中国传统刺绣与国外流行刺绣的针法、材料、特点讲解与实物展现,帮助在场学生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手工艺韵味。在她看来,要做好一件衣服或一个装饰,要善于将各类材料与各种秀法结合运用,这样设计后的产品会更加精细,在体现手工艺的同时,还能创造出多种风格特色。
“不能自主独立开发手工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5000根小羽毛、上万个珠片、从设计到测试到缝制共耗时520个小时,这是匠心;保持初心,坚持创新,以手工艺助力品牌特质的升华,这是匠人。一景一物皆能使得灵感突现,一针一线方能诠释工匠精神。张利华告诉学生,在未来,手工艺需要大家不断去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将故事融入设计,以一个灵活的姿态展现在他人面前,同时,要学会热爱,不管身从何业,都要带着美好的心境去面对与创造,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我校将以“大师进校园”、“勤禾楷模:校友的故事”为主题,陆续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劳动者和优秀校友走进校园,分享他们自己的故事。(金璐璐 学生记者 文/毛丽丽 摄/赵俊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