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嘉职文明网

【五四青年节特别报道】爱校护村感家国情怀 硬核助力显青春担当 我校学子校友青春战“疫”彰显人间大爱

发布人:王音资讯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4日 14:32点击数量:

在举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校学子与校友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彰显青春担当与人间大爱。他们有的千里迢迢跨过长江,只身深入封城中的武汉,志愿驰援那座英雄的城市甘做“逆行的微光”,照亮困境中的人们;有的校友毕业多年仍心系母校,为感谢恩师和母校的辛勤培育,特地向母校捐赠口罩;有的同学把自己假期打工所存的积蓄,全部捐给自己所在的乡村用于抗“疫”,并夜以继日地值守村口守护家乡;有的学子运用自己专业所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有的学子开启文艺和公益设计战“疫”新模式……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在这阳光明媚五四青年节里,我校学子、校友在疫情之下的青春担当令人心潮澎湃。

 

                                      “最美逆行者”李林澎:甘做一道微光

我校“李林澎”这个名字成了青春担当的代名词。他的逆行故事和抗“疫”身影成了我校思政课、政教课PPT中的典型案例,他本人也被校党委组织部破格发展为预备党员。

 

1

 

驰援武汉两个多月的志愿者特殊经历中,互联网学院物联网专业的大三学子李林澎选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非常时期,毅然选择逆行江城,甘做一道“微光”,去照亮更多的人们。

1月27日正是大年初三,黎明时分,李林澎同学搭上了一辆从他老家台州运送医用口罩去武汉的车子,就这样义无反顾地驰援武汉。在辗转了好几个社区和医院,后来得知武汉市红十字会十分缺人,正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他便迅速借了一辆共享单车,跟着百度导航一路寻到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在经过面试后,小李被分配到武汉市红十字会物资组,开始了接收防疫物资和运输保障的工作。

 

2

 

捐赠物资全靠人力流水作业去搬运,每天最累的莫过于双手。天南地北运过来的物资要不停地卸货、清点、搬运、入库。没几天,李林澎的双手就磨出了茧子。后来,九州通医药物流公司受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指派,协助武汉市红十字会开展工作,启用了汉阳国博中心A2、A3馆,接管了武汉市红十字会接收捐赠物资的物流运营管理。李林澎受指派开始参与国博中心仓库的物资清点和对物资捐赠者的回访等工作。有时,小李还随车给武汉一些定点治疗医院运送救援物资。此外,李林澎还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自发建立一个志愿者小群,协助对一些公共组织和个人捐赠的物资进行装卸、清点和派送,比如将网捐的救援物资,向社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派发,提供援助。

奔忙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做一名抗“疫”志愿者李林澎深深体味到了人性的温暖和人生的价值。说,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他愿做一道微光,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自强榜样胡翠萍:向母校老师捐赠口罩

 

3

 

3月上旬,我校2010届应用日语专业毕业胡翠萍校友以个人名义向现代商贸学院(原外语与贸易学院)捐赠了300只医用口罩。虽已毕业十年胡翠萍仍然心心念着母校,在了解到学校虽然还没有开学,但部分教师已经到岗上班消息后,她便主动联系当时日语专业的负责人谢攀科老师,并通过顺丰物流将自己购买的300只口罩快递给母校老师。

 

4

 

目前,胡翠萍在绍兴越城区一家日企——汤姆斯(绍兴)织染服饰有限公司做企业管理工作,她先后担任企业总经理翻译、织造科科长、品质管理科科长等职务。提起昔日的老师,她动情地说:“有你们才有今天的我们,感恩老师们!特别是日语专业的老师,让我一毕业人生的平台不一样了。

原来2007年考入嘉职院后,胡翠萍成功转到了自己喜爱的应用日语专业。在校学习期间,胡翠萍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成绩优秀、表现优异,不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学金,还光荣入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毕业前夕,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嘉兴村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也前来猎头。该公司总经理松下先生是嘉兴市荣誉市民,这次招聘他为学子们提供了8个出国去日本工作的名额,我校日语专业学生争取到了5个名额。胡翠萍因成绩优异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名,在成为日企正式员工后不久,她就被派往日本,在村上开明堂株式会社工作了三年。

来自金华市婺城区的胡翠萍说自己上学期间家境困难,她的父亲中风了,全家吃低保。毕业后,在日本工作三年期间,胡翠萍省吃俭用,不仅攒钱反哺家庭,还资助妹妹完成学业。如今,对母校和老师,胡翠萍一直心怀感激。她常说:“没有老师的培养,没有学校创造并提供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就没有现在的我”回国到绍兴工作后,她多次回校看望老师,并为学弟学妹们带来职场体会,分享职业生涯的成长心得相关的就业信息。

 

    好团员方万龙:捐款万元抗“疫”,村口执勤护家乡 

前段时间,校党委宣传部收到了来自长兴县小浦镇画溪村村委会的一封感谢信,来信感谢我校智能制造学院数控192班的方万龙同学。

 

5

 

原来方万龙同学作为一名退伍民兵和共青团员,在疫情到来之际,面对大灾大难,展现出非凡的家国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嘉职学子的青春担当。他首先做的一件事,便是把自己假期打工挣得的积蓄1万元全部捐给了自己家乡———画溪村村委会。不仅如此,他还自愿到村委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从大年三十就主动在村口站岗,守护着家乡的第一道入口,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面孔,测温枪和登记表一刻也不离手。空余时间,便在每家每户间穿行,宣传防疫知识忙碌是他的常态,但他从未抱怨过什么,脸上永远挂着自信的笑容,周围的人都夸这个小伙子开朗、积极、能干,也都喜欢与他共事。

在听完3月9日举行的全国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方万龙同学有感而发:“我们青年要勇于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用自己血脉中涌动的澎湃力量奏响一曲青春之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尽己所能为这次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互联网学子:远程互联助企复工                       

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的总体部署下,我校互联网学院网络171班卢鋆同学得知企业开始远程工作的消息后,积极主动向所在企业人事部门提出申请,表示自己愿意发挥专业特长为企业复工出力。

 

6

 

卢鋆同学所处的岗位是java开发,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在疫情期间恢复正常运转,他在家里搭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自己所在的公司定制了一套适时的自动化办公系统,利用爬虫技术自动化采集企业员工的健康码情况,自动上报。利用企业邮件系统接口做一套实时推送程序,将最新的疫情消息发送到每一位员工邮箱,帮助企业快速复工,助力疫情消息的共享。

卢鋆同学这样的,在互联网学院还有很多。为使该系统正常稳定运行,他们日夜监控着其负责的程序运转情况,即使是在下班期间,他也时刻关注着服务器的上的程序日志,为企业远程办公环境做出了贡献。卢鋆说:“新时代学子对爱国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爱祖国、爱人民不是一句空话,爱国就是利用自己所学且尽自己所能。”

 

   开启文艺和专业战“疫”新模式

截止3月底,时尚设计学院2020届317名毕业生中共有235人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率74.13%,在学校各二级学院中暂列第一。他们不仅积极顶岗实习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而且开展“艺”心助力,他们心系武汉、心系中华,以手中的画笔开启了文艺战“疫”新模式。

 

7

 

有的同学创作起诗歌《我们在一起》:“风雨袭来时,我们在一起;疫情危急关头,我们同舟共济。寒风中,我们抱团取暖;阴霾时,我们守望相助。心和心在一起,天灾也不畏惧,爱和爱在一起,决不轻言放弃;情和情在一起,勇与时间赛跑,梦和梦在一起,创造生命奇迹!我们众志成城,时刻不分离;我们万众一心,永远在一起!千里远,万里遥,心相牵,眼相望。”    

互联网学院党总支牵头主办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公益赛,计算机应用专业党支部4月份发动学生,运用专业特长制作电子海报类、视频动画类、交互类、表情包类作品150件,充分体现计算机应用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    

 

8

 

大灾见证大爱,多难定能兴邦。路是躺在脚下的碑,穿越疫情便是希望;碑是脚步跨过后的路,感动世界就是坚强。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我校学子和校友以青春共同为战“疫”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长城,他们从小事做起,展己所长,不求回报,甘愿奉献,帮助他人,升华自己“也许我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正是每一位志愿者身上散发出的一道道微光,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光束,照亮了前路,拼出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春天!(图文来源:宣传部、各二级学院  /摄:赵远远  校对、编辑:袁佳  审核:王音  主编:章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