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新形势下,按照学院党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社科部体军艺部党支部结合部门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开展三名支委联系三个教研室谈课改活动。
按照专业对口的标准,开展支部委员联系教研室活动,分别由王怀建、顾玲妹、金惠红联系体军艺、思政、数学三个教研室,促进教研室管理、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
1、思政谋划 “三、三、四、四”系列教学改革
开展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三大”特色模块实践教学。包括首创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奋斗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和奉献精神专题实践教学。挖掘“三大”第二特色课堂。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周四下午的政教课、学院党课“三大”第二特色课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落实“四个一”联系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每月联系一个班主任、每学期联系一个学生辅导员、每年联系一个寝室和一个分院,通过“四个一”联系措施的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能把联系过程中了解到的存在于大学生身上的具体问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在课堂上加以剖析讨论,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得以提升。
拓展“四大”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社会实践平台、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结合的平台以及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平台,促进两课实践教学得以深化和拓展。
2、体育探讨教育理念、模式和职能三大转变
实现体育教育理念的转变。“工学结合”模式下体育教育环境已由原来的单一的教育环境走向多元的教育环境。探索“工学结合”下的体育教育的新机制、新途径。真正实现“人本化”和“生活化”的教育,把体育放到个体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每位个体生活所必需。
实现体育教育模式的转变。主动向课外延伸,要根据学生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实际,按分院安排体育教学。建立以专业群为基础,身体参与、心理健康、体育保健相结合带有职业体育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实现体育教育职能的转变。要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职能,逐步向 “服务”职能转变。体育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出发,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深入了解高职大学生的对体育实际需求,挖掘学生自身的志趣、特长、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3、高职数学体现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务实高职数学课的“必需”内容。要理清各个专业在专业教学中所需要的高数知识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学好专业知识必要的支撑点,是专业教学的“必需”,是专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组成了各个专业高数教学内容体系的主体。
完善高职数学课的“服务”功能。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知识和工具的支撑。考虑到各个专业的相异性,应构建专业基础高等数学内容体系,分为经济数学、工程数学、计算机数学等,各部分完全独立,根据各自专业所需教学,以体现数学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充实数学实验的“应用”内容。数学实验是以实际问题或项目为导向,结合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多学科的新型课程。数学实验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实验课程有助于促进数学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数学技术和数学工具。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实验课程是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一种体现。
通过三名支委谈课改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实践的体现,对今后基础课程改革明确方向和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