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提高和人格的不断健全、完善的教育,也是一种更加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全新教育观念。正是在这一重要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一年来,院团委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素质教育,并在共青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科技活动和学科知识竞赛、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营造良好氛围,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培养良好的生活志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与专长。一年来,院团委始终把“奏响主旋律,引导和带动学生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加强组织引导,努力构筑健康高雅、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1、抓好各类社团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活跃的学生社团组织将极大地繁荣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和依托力量。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注重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正确引导和严格管理,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今年初,在调查研究,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院团委对我院学生社团工作提出了“引导—规范—发展—活跃”的八字方针,同时出台了《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的管理及辅导、社团的成立、登记和注册、社团负责人的产生、社团的活动管理等予以规范。目前我院的主要学生社团有:公关营销协会、沙澧文学社、书画协会、集邮协会、叹号话剧团、演讲与口才协会、英语协会、计算机协会、爱心社、摄影协会、武术协会等等。学院现有各类学生社团刊物5种,并有多个系(部)和社团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或主页,各社团组织结合板报、板画等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我院社团活动的导向性、时效性、广泛性和深入性。
一年来,各社团都积极行动,举办了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乒乓球协会的春季乒乓球联谊赛、公关营销协会的新世纪金秋部队游及文艺晚会、舞蹈协会和音乐协会的篝火晚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的国庆五十二周年“青春飞扬”文艺晚会、演讲与口才技巧培训等等。这些活动的举行大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进一步调动了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高校要有“文化味”,在进行全院团的组织建设和学生组织建设的同时,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摆上了突出位置。下学期,把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纳入“双达标”活动考评的重要内容,引起了系(部)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的高度重视。班级团支部组织开展了每周一次的“主题团日”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并在每学期重点抓好2—3个富有特色的团支部活动。团总支根据本系(部)专业特点,有针对地开展相关活动,如轻工系的“艺术之春”学生服装作品设计展,建工系的装饰作品展示,教育系的“三笔字”竞赛,机电系的小制作比赛,经管系的教室、寝室、走廊装饰比赛等。同时,在节庆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举办各种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二、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努力提高政治素质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如何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按照学院党委新时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这一工作。
年初我们开展了“校园拒绝邪教”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万人签名反邪教仪式,举办“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图片展和青年教师、学生座谈会。各系(部)也开展各种形式的反邪教活动,如机电系的演讲比赛,经管系组织学生观看了反邪教戏剧《风雨迷途》,计科系组织各班团支部开展了“揭批法轮功”主题团日活动等。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纷纷利用黑板报、宣传版面声讨法轮功,形成了“校园拒绝邪教”的强大舆论氛围。
建党80周年之际,院团委组织了系列庆祝活动。“爱党、颂党、跟党走”演讲比赛,经过初赛、预赛,共有16名选手参加决赛。我们组织选手参加了全市性的“颂歌献给党”诗文朗诵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刘永杰、董娅娅分获成人组、大中专组三等奖。“七一”前夕,我们向党组织推荐了百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训班学习,举办了党员、积极分子“七一”座谈会,“青春献给党”书画展。为了让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学习党的知识,我们举办了“建党80周年光辉历程”知识竞赛,共收到答卷2218份。
宣传舆论阵地也有了初步基础。建立了学生通讯社,创办了《校内团讯》,加强了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依托《校内团讯》开展了校园“每周一星”评选活动,宏扬正气,倡树新风,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塑造人,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积极开展科技学术活动,努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十一月份,院团委组织学生参加了团市委、市教委、市广播电视局等十家单位主办的市第二届青年科技节的系列活动,如科技作品展示,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特别是其中的21世纪青年与信息化辩论赛。我们层层选拔选手,组织高水平的辅导班子,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经过初赛,半决赛,最后闯入决赛夺得亚军。面对由编辑主持人、播音员组成的市广电局代表队,我院选手机智灵活、沉着应战,赢得了市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刘伟鹏同学获得了唯一的最佳辩手。我们认为,青年学生中蕴含着巨大的创造潜能,通过积极创造科研条件,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定会显著提高,从而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可靠基础。
四、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配合学院中心、重点工作,院团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既扩大了团委号召力、团的影响力,又宣传了学院,为学院增了光,添了彩。
配合招生工作,4—5月份,我们与市文联、市广电报社、市教育台合作,举办了“联通杯”首届漯河校园歌手大奖赛,向全省各中专、中学发出邀请函。最后,来自市区及邻近县市54所大中专、中学的218名选手参赛,有力的促进了招生工作。我们还引进了市场机制,争取到了市联通公司、音像书社的赞助,并利用报纸、电视进行宣传,树立了我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北大-漯职院大学生联谊实践活动是我院形象的重要活动。7月9-15日,北大法学院团委书记韩流一行12人来漯,为我院师生举行了3场报告会。“北大的改革与发展报告会”,更使我院青年教师、班主任及中层干部受益匪浅;“北大学子谈学习”报告会,由浙江、辽宁两名高考状元及背带博士生、硕士生主讲,吸引了我市500名学生及家长参加。我们还与北大联办法律讲座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参加讲座和咨询的人数达到1000多人。
服务学生就业,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开展了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分散实践和团队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全院共有近3000名同学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院团委组织了暑假大学生反邪教科普服务团和北大—漯职院大学联谊实践团,各系(部)也组织富有专业特色的实践团队。
受招生政策影响,我院生源类不同,新生报道持续时间长,为了给报到学生提供周到服务,让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我们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统一标志,统一指挥,在火车站、汽车站及校园迎接新生,介绍我院情况,提供优质服务,给新生和家长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在上级团委的号召下,学院自1999年开始实施“基地化,项目型”科技、文化和服务“三下乡”活动计划。现已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3个,每年假期以系(部)为单位派小分队或文艺演出团赴基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文化辅导、政策法规宣传、家电维修、访贫济困、文艺演出等多种,深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漯职院的明天要靠全体师生共同去创造。我们深信,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在教育部、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把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贯彻到漯职院的改革和发展中去,我们期盼漯职院的明天更美好,我们期盼祖国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