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9时开始,在浙江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楼五楼会议室里,四场别开生面的答辩正在持续、紧张地进行着,参与答辩的主角都是从嘉职院机电与汽车分院到正原电气公司“淬火”锻炼的4名青年教师。

而评委既有董事长尤源等企业总裁、部门经理,也有职教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所涂三广博士,还有嘉职院副院长沈建根、正原电气学院副院长楼平、嘉兴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处处长鲍加农等。创正工商学院、澳杰联盟外贸学院、禾城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嘉禾船舶工程学院等8家企业学院负责人前来观摩。

最后一个进行答辩的是机电与汽车分院的王永慧老师,她此前已在企业经理助理的岗位上锻炼了半年,这期间她一边熟悉企业制度、工作流程,参与企业基层管理,一边结合企业生产应用实际申报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并组织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竞赛。在答辩时,她对照企业学院制定的基层管理者固化行为评价表,按照目标与任务管理、团队管理与沟通协调、流程执行与优化、培养他人、文档管理与信息提供等5个层面,以目标管理、项目化运作、行为举证的形式娓娓道来,并在每个层面回答评委提出的犀利问题。经答辩与专家评审,分院的4名青年教师均成功获得基层管理者资格,成为正原电气学院首批双师型师资力量。

“我们不仅需要高、中、低层管理人员,也需要技术研发人员,进企业学院锻炼的教师不仅要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管理知识,还参与分厂的研发项目,企业老总和事业部经理手把手地教,我每个月还要进行2-3次的亲自辅导,这些青年教师都是教学和研发的主力军,我们首先要把‘母鸡’培养好。”正原电气学院院长尤源坦言,通过创办企业学院等产学研共同体,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下一批进企业锻炼的还有3名博士,他们可能更偏重研发。企业学院的整个培养目标,就是要通过3年的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

对此,涂三广博士认为,企业能积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非常不容易,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也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这是职教发展的一个方向,嘉兴企业学院的实践与探索非常值得关注。相对于培养学生来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师资,因为“母鸡”更重要,拥有双能力、双资格、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教师进企业锻炼非常必要,它是成就教师职业人格的关键。企业搭建培养师资的平台和机制非常好,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在企业的对接方案和职教师资入职培训方案,开展团队合作,培育好“母鸡”。

母鸡作为主角,为了完成孵育后代的历史责任,其不惧高温、不畏寂寞、不惧饥饿,坚守阵地,宁可掉几两肉也要完成任务的精神,让人感慨、感动,即使有一只蛋没有孵出,母鸡也会不离不弃、始终坚守,哪怕邻居趁机多加上几只蛋,她也无怨无悔、视如己出,乃至于精神专注、渐入境界,有蛋则孵、有雏皆养、沉浸其中、不得自拔,其状也忙忙、其乐也融融。坚守、奉献、毅力、包容,这就是母鸡的“抱窝”精神。要培育卓越的师资队伍,孵育出技能创新人才,也必须发扬母鸡的“抱窝”精神。
对于基地、课程、师资队伍三大要素同时启动的正原电气学院,沈建根副院长认为,最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没有一流的教师,便没有一流的课程,没有一流的学生。师资培养需要形成一套评价体系,需要构建培养师资的平台和机制,而创办企业学院,开展师资共培互育就是很好的尝试,希望加强交流、通力合作,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争取打造企业学院的嘉兴模式。(赵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