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清风网

领导干部首先要对制度常怀敬畏之心

发布人:蔡玉娟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0-05-13 16:40:52点击数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今年1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牢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这个要求,是站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党政管理现代化、培养和造就现代化领导干部队伍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也是对广大领导干部个人做好工作、成就事业、茁壮成长的勉励、指导、关心和爱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一丝不苟地落实在行动上。

 

  古人也早就说过: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民间自古也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古以来,七十二行,行行有行规,就是“丐帮”,也有“帮规”。这里的“规矩”、“家规”、“行规”、“帮规”,也就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一切管理中的制度。由此可见:制度在各种管理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管理中的制度来看,有国家制度、地区制度、行业制度、单位制度和部门制度;有单位内部制度,也有公共场所的制度,不同的制度规范约束的是不同范围的人员。只有人人都生活在科学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中,我们的国家,社会、单位,才会有良好的秩序,才能和谐,才能发展。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固然重要,但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认真执行,那也就等于没有制度。如果只是把制度写进文件里,贴在墙壁上,没有认真按照制度办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只是用来总结汇报用的,至于管理活动中,时时处处还是领导干部个人说了算,以言代制度;如果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无视制度的公平公正原则,有的人违反了制度就严格按照制度惩罚,有的人违反了制度,管理者就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或者打制度的“擦边球”钻制度的空子,或者把制度的“棍子”高高举起轻轻打下,其结果还是回到了“人管人”的老路上去,那好制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制度管理也就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了,管理工作必然要走向混乱不堪的局面。

 

  制度管理的关键又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制度管理中,领导干部既是制度的制定者、还是制度的执行者,更是被规范被约束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制度管理中,领导干部是“纲”,制度是“目”,只有“纲”举“目”才会张。在制度的制定上,能否制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被管理者的智慧和积极性的民主作风,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科学的头脑和制度管理的智慧。在制度管理的实施中,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性;关键还在于领导干部是不是同广大被管理者一样,无论是上级的制度,还是同级的制度;无论是单位内部的制度,还是公共场合的制度,都能事事处处把制度放在心上,主动接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自己违反了制度,也能够与下属一样,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接受惩戒;关键更在于领导干部是是否对制度怀有深深的敬畏感,而不是依仗权势,把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

 

  领导干部应该对制度有敬畏感。第一,如果没有制度,领导干部就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以言代制度,看起来似乎充分显示了领导干部个人的权威,但实际上,领导干部在显示这种权威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领导干部对管理的无知、鲁莽和专制作风,带来的后果就是容易使管理行为混乱,偏离既定目标方向,甚至可能搞垮一个班子、搅乱一个一个地方和单位的秩序与和谐,破坏和阻碍事业的发展。第二,如果没有制度管理,领导干部就无法做好工作、创造政绩、成就一番事业。享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封建皇帝,在意识到自身的违反制度以后,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秩序,不惜“打龙袍”以示惩戒自己;一代枭雄曹操,为了成就霸业,在自己的战马践踏了百姓的麦苗之后,尚不惜“割发代首”,以示责罚自己。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管理,只有实现科学化、制度化,才能达到最优化。因为只有实行了制度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才能使管理活动科学、协调、持续、稳定、高效地朝着既定地目标运转,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第三,制度还是领导干部的“护身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从事职责范围内的管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打击歪风邪气,在惩戒和打击的过程中,如果是制度管理做得好的领导干部,就可以使被惩戒者心服口服,从而不会偏激地认为是领导干部在整人,把仇恨记在领导干部个人的头上,从而减少工作中的不必要的对立面。相反,如果不用制度管理,或者是制度管理用得不好的,甚至是“人管人”,那就会导致被惩戒者耿耿于怀地认为是领导干部在整人,从而增加了工作中的不必要的对抗因素和麻烦。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领导干部心眼里没有制度,一心为了显示个人权威,大逞“我就是‘制度’,一切都是我说了算”的一时之快,拿制度当“橡皮圈”,无视规章制度,甚至凌驾于制度之上,使手中的权利成为脱缰野马,其最终结果,轻者是自己威信丧失殆尽,使管理工作失败,带坏了班子、带坏了队伍、搞乱了所领导和管理的地方和单位;重者走向违法犯罪,不仅贻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更是害了自己的前程,害了家人,走向家破人亡的不堪境地。

 

  总之,制度是做好一切管理活动的“命根子”;胡总书记强调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牢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又是科学的制度管理的“命根子”。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对制度常怀敬畏之心,从而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那真是国家之幸甚,社会之幸甚,领导干部个人及其家庭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