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分设“发展成就”“中国之治”“文明文化”“民生福祉”和“美丽中国”五大类别,全省共有98所高校推报864份调研报告进入省赛。经过激烈角逐,嘉职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6月,2024年嘉职院“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正式启动。近半年来,校团委组织动员各实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总结实践成果、撰写调研报告、推广实践报道,历经校级十佳团队选拔、以及多轮专家评审与指导点评,最终斩获佳绩。
获奖团队风采展示
一等奖
《基于空间可视理论的村落闲置空间现状调研与活化思考——针对丽水四地的调研报告》
参评类别:美丽中国
指导老师:徐周亮、陆文昌
项目成员:殳婧、卢佳怡、黄汶、顾嘉怡、方俊超、吕雨荨、林庆威、胡欣莹、胡朕滔、付优男
报告内容:在嘉兴、丽水两地合力谱写新时代山海协作新篇章的背景下,“山呼海应 古村新生”——“乡村共创”实践团走进青田县北山镇张坪村、云和县安溪畲族乡等地,依托山海协作机制,发挥专业特长,调研乡村闲置空间开展乡村规划,结合乡村特色为其宣传和发展出谋划策,共同探索传统村落活化更新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共富添砖加瓦,展现青春担当与力量。
“非常荣幸能够获奖。在暑期调研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参与暑期实践让我走出书本,触摸社会真实脉络,从乡村田野到城市角落,用脚步丈量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团队汇报人、造价234班吕雨荨说道。

二等奖
《守护粮“芯”:稻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以嘉兴市为例》
参评类别:文明文化
指导老师:周莹莹、钟亚坤
项目成员:吴婷婷、吴家明、黄天昊、李轲、钟振华、徐欣怡、郑明垚、骆施妤、余博、黄嘉楠
报告内容:“守护粮‘芯’,‘稻’梦未来”文化传承实践团秉持“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以“稻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探访、专家座谈以及社区宣讲等多种方式展开调研,深度挖掘嘉兴稻作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针对调研痛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与智慧支持。
“稻作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传承与发扬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够参与汇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稻作文化,感受其魅力,进而爱上这份悠久的文化遗产,是我最大的荣幸与动力。”团队汇报人、电商233班吴家明说道。

三等奖
《关于“鸦鹊归巢,织梦新篇”——促进鸦鹊村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参评类别:发展成就
指导老师:丁曼、沈涛
项目成员:赖朱佾、康金莲、黄婷楠、谷中会、王涵、肖婷、张明峰、吕志超
报告内容:“鹊巢青筑”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实践地点位于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周边美丽乡村示范村,挖掘并学习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为鸦鹊村提供部分乡村振兴建设思路。团队成员结合鸦鹊村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其设计了品牌 LOGO ,河道、民宿、公共空间的设计改造方案以及“愈享梵栖”养老智能产业体系。

《生态振兴视域下嘉兴平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探究》
参评类别:美丽中国
指导老师:潘莹莹、徐文璇
项目成员:董丽文、叶华玺、王梓伊、应宇星、蒋嘉路、鲍幸妮、戴荥、施登魏、朱忆雪、喻陈琰
报告内容:“青芒先锋”乡村振兴促进团聚焦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生态振兴为切入口,围绕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文化之美”“生态之美”“治理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等维度,深入平湖村镇,全面考察并总结平湖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成效,重点分析平湖村镇在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生态保护、优居乐业、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探索与突破,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经验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直以来,嘉职院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开展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政务实习”“返家乡”实践,组建了18支校级重点团队、77余支院级重点团队,覆盖454个团支部,近5600余名青年参加,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将调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下一阶段,学校将做好社会实践项目的成果转化工作,助力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调查研究能力。
图文来源:校团委
校对:周铭晔
编辑:周铭晔
审核:王音
主编:陈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