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内页

顶部连接

  • English

【勤禾师赞】系列之一 贾艳:践行“教学做一体”

发布人: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6-05-23 20:55:16点击数量:

 

开栏语
初夏时节,桃李芬芳。学院迎来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热潮,其中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楷模,他们在学院“勤禾”精神的指引下,发扬“母鸡”抱窝精神,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古训,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彰显了人民教师的风格;他们注重教育教学创新个性化地诠释了现代职教的“勤禾”真义;他们与学院同呼吸,共命运,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意志硬度和精神韧性。
《近思录》(卷二·为学篇)有云:“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为记录学院教改的精彩瞬间,近距离感受教师的教学风采,学院党委宣传部牵头联合人事处、督导室、工会,特推出【勤禾师赞】系列报道,旨在用真情传播智慧,用笔触书写人生,用生命熔铸崇高。我院教职员工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默默耕耘,以爱岗敬业、孜孜不倦的无私情怀书写了篇篇精彩华章。如“嘉禾八景”,是诗,是画,是最亮丽的风景,我们植根于这片沃土,成长在这片沃土,必然也成就这片沃土。
 
 
 
 
 
 
教师名片
 
贾艳,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环境分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讲授动物病理、动物内科病、宠物文化等课程。曾于吉林大学攻读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又于华东师范大学做博士后,其研究方向是生命医学。2012年2月任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教学期间兢兢业业,是全国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高职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动物水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嘉兴市第六批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现代宠物技术”子项目“宠物文化”课程资源库建设;2014年6月、2016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分别获三等奖、一等奖,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2年4月、2016年4月指导学生参加获浙江省农业技能大赛“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分获三等奖、二等奖;曾获嘉兴市第九届、第十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三等奖;2016年5月发表“Anti-NDV activity of baicalin from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vitro”, Th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SCI,IF:0.782。
 
教学风采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教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称呼。作为一名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和使命。贾艳老师虽来嘉职院仅四年多时间,却始终坚持并承担着这份责任。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活动的开展,学院的学生记者们近日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来到畜牧兽医专业贾艳老师的课堂上,与专业学生共同聆听并感受贾艳老师的教学风采。
 
 
5月19日下午,贾艳老师在学院动物防疫实训室为学生教授兔子的相关实训。她从兔子的生理学特点、饲养管理要点等出发,以PPT展示的方式详细介绍即将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动物——兔子。贾老师分了六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了制作四个动物病理模型的实训任务。随后,她启发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利用实训室的电脑上网查询资料,团体协作探讨如何建立病理模型,并详细写下每个病理模型的步骤。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及实验方案后,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积极踊跃开始了实训。在实验过程中,实训室内气氛活跃,同学之间呈现出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的良好状态。
 贾艳老师称,目前学院不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自己也在教学中不断磨练、改进,着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内首先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点与方法,使得学生尽快领会,再立即进行实践操作,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令他们将更多的知识学进心里,也是对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的锻炼,既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兴趣。“对于实际动手操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技能训练的兴趣浓厚。所以在我的教学中,不断地在教学方面多做尝试,努力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他们喜欢的技能操作”,贾艳老师如是说。
来嘉职院的时间虽不长,碰到的困难却大小不一,关乎学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贾老师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部分学生越来越迷恋于网络游戏,对未来表现出一种迷惘的状态,对学习抱以被动、随意的心态,这种现象在专科乃至本科院校中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鼓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她在上课前会精心准备PPT,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自己主动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 ,反复传授专业知识与方法,耐心为学生做专业知识的解答,将学生从迷惘的状态中牵引出来。
然而谈及手机的课上使用问题时,贾艳老师严肃而不含糊地回答,自己是绝不允许学生在课堂内使用手机的。她说:“每到上课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学生‘上课了,请同学们把手机调至静音收好’。我是反对同学们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这不仅会分散精力,对之后的操作环节也有极大的影响”。贾艳老师本人也会在每次上课时将手机调为静音状态,在她看来,上课时手机调静音是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学生在课上玩手机无外乎三种原因:厌学、不感兴趣或过于疲累,对厌学者需要挖掘其兴趣所在,并开发它;而不感兴趣这一类需采取营造氛围的措施,激发其潜在兴趣;过于疲累则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面对问题,贾艳老师会像啄木鸟诊树般对症下药。对于贾艳老师而言,教师的使命便是挖掘学生兴趣,尽可能地令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有所成。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对动物有大范围接触的专业。在课堂内,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那么课堂外呢?贾艳老师认为,在课余时间里加大自己对于动物的认识与学习十分重要。我院设有动物医院,专门为养有宠物的学生提供寄养的场所,她在平日里会鼓励学生多与这些小动物做交流,主动去饲养小动物并尝试去治疗它们的常见疾病,从而提升自我,从实际生活中也能学习到更多的技能。也正因为如此,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更具有爱心、活力与行动力。
在贾艳老师的眼里,专科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不一定亚于本科学生。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都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一份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的走向进行深刻的思考,畜牧专业的学生也应如此。是养殖专家还是治疗医生?是宠物美容师还是宠物医生?这些职业选择都是他们亟需思索的方向,也是她需要时刻引导学生的方向。然而想要更好地做好这些工作并非一日所成,她认为,充实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加强技能训练则是他们提升自我不可或缺的环节。客观来说,学院从硬件上给予学生更好的技能操作场所、操作机会、竞赛机会,教师从软件上赋予学生知识和方法的累积,而学生则要积极对这硬件与软件进行充分吸收,主动去学习,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多主动进行实习工作,为自己的未来明确方向与目标。
 
 
今年5月初,农业与环境分院畜牧2014级的两位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中获得赛项一等奖,能指导学生在国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专业教师最大的骄傲,“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最大原因是因为两位学生自身的刻苦努力,每天坚持不懈地训练无疑是他们自己的坚持所在。此外,学院在2015年10月起就启动校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大赛初赛活动,历经复赛、决赛、省赛、国赛等多个环节,教研室的老师们在这五个多月里不断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完全模拟国赛场景,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刘跃生、禹海杰、祝天龙、刘锐、郁辉、赵海云、陈一飞、陆叙元和吴海洪等教研室的所有老师们也为此进行了培训及与此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分院钱长根院长、戈秀龙书记、向天勇副院长也提供大支力持,教务处负责人高度重视,学院领导密切关心,在所有一切正能量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专业学生在国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是学生努力、老师引导、领导支持,学院重视四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贾老师耐心地为记者讲解着师生间在竞赛前的准备工作,并表示在本次比赛的准备中,同学们的积极性极非常高,学院正是通过技能比赛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学生将来更好步入社会作进一步铺垫。这便是贾艳老师及其教研室伙伴们协助学生参加竞赛的方法,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强化训练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操作水平,找寻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说杏坛
 
 
贾艳老师说,对于自己而言,学生有成就,就是自己最大的欣慰。随着我国经济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动物正在以独特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宠物医生也由此变得更为“吃香”、受人尊敬,这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她建议那些即将毕业的学子,虽然每个人毕业后的就业平台可能不一样,未来需要靠自己去打拼,但切不可眼高手低,要把工作需要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打扎实。自然,人生也拥有选择的权利,尽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有意义的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哪怕是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给小猫小狗看病动手术,只要它在你心目中有意义、有价值,你就会获得成就感。未来永远都是优先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敢于选择与坚持,便能朝心之所向一步步靠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也许郑板桥的《新竹》能很好地诠释贾艳老师吧。(赵远远   学生记者   文/金璐璐  郑慧娴    摄/钱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