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内页

顶部连接

  • English

讲说听导评 竞赛提技能 我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暨教学技能竞赛顺利举行

发布人: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6-05-20 17:08:53点击数量:

 

讲说听导评

 

    “举办这个教学活动非常有意义,青年教师能真正学到东西,和以往的简单公开课不同,通过专家的点评,青年教师更能理解教学能力的要求和自身能力短板,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学技能”,农业与环境分院副院长向天勇如是说。

    为有效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领悟课程设计的要点,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督导室、工会举办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讲----评课”教学能力提升活动,5月13日下午举行。分院教学院长、特邀教授、青年教师、导师和学院督导等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建筑分院青年教师杨思琦选取了建筑专业课程中的章节《工期优化》进行了讲课和说课。专业导师谷伟从时间分配、内容选取、课程得失等进行现场指导。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宫相荣、李玉清两位教授进行了认真点评。

 

    专家们非常认真地听课后,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讲解自信流畅,基本功扎实。李玉清教授从课程方法的设计、问题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素质培养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导;宫相荣教授对课程单元设计的目标厘清、重点难点确定和突破办法、参考资料的选取、课堂节奏和步奏的控制、教学内容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的分析点评和指导。

    听课说课增进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交流,专家的点评进一步深化了青年教师们对课程教学设计理念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把握。在活动结束时,青年教师们热烈地讨论着自己在此次培训活动中的收获,同时也被导师和专家们认真负责的敬业态度,以及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巨大正能量深深地鼓舞。

 

青年教师技能竞赛

 

     5月17日下午,由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学院工会、督导室组织的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如期举行。各分院、社科部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7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

 

    本次比赛全面对接省赛标准,分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个环节进行,竞赛评价内容涵盖了主讲教师教学素质、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等方面,客观全面地评价参赛教师的教学技能。每位参赛教师面对台下的教师们现场开展2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60分钟的教学反思。参赛教师们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验、视频、教具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短小精悍,生动精彩,充分展示了我院青年教师们的风采和魅力。最终,社科部唐黎老师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了参加省赛的资格,张建群和李廷老师获得二等奖,杨瑾钰、曹颖、王瑾和吴海燕老师获得三等奖。

    评审专家们共同感慨我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近几年来突飞猛进,参赛选手个个优秀,这不但反应了我院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更反映出我院发力教学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文/张兴梅  /钱舟亮)

 

 

 

 

附:

参加学院“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选拔赛”的感想

 

评委  戴桦根

 

对纺织与艺术设计分院来讲,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比较早的老师,因而能有幸多次参加学院、分院举办的各类年青教师教学比武,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教法,感触一次胜于一次。今天(5月17日)聆听学院“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选拔赛”七位选手的课堂教学后,觉得如再不谈点感想,如鲠在喉,因为年青教师的课堂教学让我欣喜不已,如痴如醉。

    一、   得当的仪态与教态

我之所以讲仪态与教态,是因为作为一名合格与成功的教师,仪态与教态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挺拔笔直的腰杆、端庄的仪态、精力充沛的风貌给学生积极振奋的形象,会给学生留下优雅、稳重、自然的美感,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教师“温而厉而不猛,恭而安”;西汉韩婴说:“智如泉涌,行可以表仪者,人师也。”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仪态等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加比赛的七位选手,着装大方,仪态清新,语速适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课标把握与教案设计水平提升

我对照了七位选手提供的课程标准与他们准备的教案,感到课标把握与教案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

1.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有机嫁接

课程标准是纲,是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执行的标准,具有指导性意义,但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承担者,必须对教学内容审时度势,能适时把握内容的变化尺度。七位选手在这方面各有千秋。如机电与汽车分院的李廷老师引入生活中的高科技例子,思政的唐黎老师将新一代领导人的精辟论述适时传递给受众,并穿插播放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央视纪实片“温州柳市”案例。这种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有机嫁接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2.教案简洁明了

我多次参加学院、分院的教学检查,过去的教案要么是材料的复制,所以每逢教学检查时,据说打印机烧坏了好多,纸张消耗特别快;要么是一个版式、一张面孔,据说是为了执行教务上的规定才这样做。而这次选手们并没有这样做,讲理论的在教案中能够讲清“教什么、怎样教、重点在哪?”;讲技术的能够将教案设计为“项目、步骤、实施”,精准传递了职业技能教法。

3.体现职业性与前沿性

东汉时期的王充对教师提出“知古今”,又说“温故知新,可为师,古今不知,称师何?”,高等职业教育说到底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希望学生们将来成为技术能手,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讲礼仪的王瑾老师、讲英语的杨瑾钰老师,通过自编教学情景,自制教学视频,将职业性引入课堂教学。

作为工科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不可缺少。农建分院的张建群教师引入国家相关药检网站、纺艺分院的曹颖老师引入纳米纺织处理技术等信息,充分反映了工科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

    三、   语言驾驭能力不断提高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综观七位选手的课堂语言,我的体会是,他们的课堂语言驾驭能力不断提升,一是生活化例子与生活化语言精准到位,如曹颖老师讲纺织品舒适性与驴友衣着材料选择、张建群老师讲兽药与百姓餐桌有机结合,甚至讲机械的李廷老师开场白就用了斐多芬的《自由与爱情》诗,用以描述课程内容“自由度与平面机构”,将自由与机构自由点的限制生动结合,也诠释了自由与爱情二者之间的关系。

唐黎老师在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引入了邓小平同志对姓资姓社问题的“猫论”,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三句精辟概括:“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让我们这些所谓的评委感触颇深,我在想,只要我们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每位教师,都能有今天这样七位教师今天这样的教学状态,我们学院一定会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