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职院航空与轨道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红船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紧贴长三角核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求,服务嘉兴“制造创新强市”和“数字赋能”战略,凝心聚力打造“红船心动力 智造新时代”专业群文化品牌。
一、红船精神引领,铸造智造匠魂
学院始终坚持“红船领航守初心,红船护航明方向,红船铸魂润匠心,红船筑垒固根基,红船赋能促发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使红船精神、工匠精神在师生心田落地生根。以思政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强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方式,将红船精神“内化于心”,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将红船精神“外化于行”。充分运用学院精密制造中心与大师工作室资源,通过制作“红船”模型、“红船”笔筒、马家浜兽面耳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印章,实现了文化与技能的融合育人。构建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三全育人”体系,组织学生在南湖红船旁参与“行走的思政课”,拍摄思政课程社会实践微视频《光》、组织四个“一”系列实践活动。从红船精神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奋斗的动力,汇聚“心”动力,以饱满的热情砥砺前行,奋楫争先。
学院师生共同设计并制作的红船
学院全体师生在红船旁重温入党誓词
二、践行初心使命,锻造智造匠师
学院挖掘“怀匠心、练匠能、践匠行”内涵,将“工匠精神”融入师资培育全过程,打造底色鲜明的红船铁军。作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基地,学院凝聚全体师生的“心动力”,在日积月累中夯实理论基础、练就高超技能,增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催生工匠大师能手,高质量推进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人才队伍,为嘉兴建设制造创新强市贡献智慧与力量。近三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及省级学科、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等各类大赛奖励100余项,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0余项,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浙江工匠2名,嘉兴良匠2名,嘉兴青年工匠10余名。
学院师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
21级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葛林艇荣获嘉兴市青年工匠
三、立足协同发展,打造智造匠品
学院紧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机遇,践行红船精神,铸就智造精品,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专业群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协同政府部门推进“托底、提低、扩中、高质量就业”四个层次和开展“乐业富民”帮扶行动,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聚焦微电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全市首家校地合作实体化运作产业学院——嘉兴南湖智造产业学院,全力打造集教学、实践、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市域产教共同体“浙江样板”,2023年4月份揭牌后,首批236名学生顺利入企进岗实习,为智造创新强区提供有力支撑;学院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搭建“产学研创用”实体性平台,成立由博士、教授领衔的产教融合服务团队,带领学院学生直接参与产品技术研发与科研项目孵化。2023年,学院已与企业联合申报完成“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组装线数改项目”等技术服务3项,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等各类培训5场。同时,聚焦品牌建设,实施机械强农行动,打造“植保无人机+”、“机器人+”、“农用拖拉机+”三个服务乡村振兴品牌,进一步扩大品牌建设与业务拓展倍增效应,切实助力智能制造专业群的高质量建设。
学院立足于嘉兴地区制造装备产业的智能升级,凝成“红船心动力 智造新时代”专业群文化品牌,取得了丰富的建设成果。学院申报并完成多个建设项目,包括教育部首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9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立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项目(双元制试点校)立项、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等。(图文来源:教务部(校企合作部) 航空与轨道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校对:周铭晔 审核:王音 主编:陈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