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一行莅临嘉职院调研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和传承工作。嘉兴市委常委、副市长齐力,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周静陪同,嘉职院党委书记方俊良接待并进行座谈交流。

李新芳听取嘉兴市非遗学院工作汇报,对学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嘉兴是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进典范,嘉兴市非遗学院是全省首个校地合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校地双方在学院建设上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接下来,非遗学院要进一步巩固深化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嘉职院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非遗产业化转化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化传承制度贡献力量。

方俊良介绍了嘉兴市非遗学院建设情况。他指出,嘉兴市非遗学院是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未来,双方将持续拓展校企合作、校地联合新模式,在开展“非遗文化+”专业人才培养、非遗文化研究、运河文化带旅游产品开发、强化传承基地建设上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李新芳一行考察了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展厅、手工艺实训室、文化创意设计中心、生活美学技艺实训中心等教学场所和实训场所,与市木刻水印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文创专业学生等师生现场交流,了解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情况。

据悉,嘉兴市非遗学院由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于2021年1月在嘉职院成立,立足嘉职院技术型、应用型办学定位,依托文旅人才培养的成果和优势,聚焦“非遗传承、非遗研究、非遗研培、非遗传播”四大基地建设目标,统筹协调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保护单位、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推动落实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专家进课堂等务实举措,探索构建集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地合作共同体”。

学院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旅游专业群优势,构建非遗“理论普及、技艺选习、专业拓展”课程体系,融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聘请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非遗传承人)哀警卫等产业教授组团,与双师型教师团队一起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全面推进学院文旅融合专业群发展,推进文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现已培养旅游、酒店等专业毕业生800余名,其中传承人等社会扩招生26名,涌现了“市青年工匠”张永云、“市工艺美术师”祝伟、“木刻水印传承人”王叶斌等一批积极投身于非遗传承事业的优秀学子。


2021年,非遗学院完成首个文化创意与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3个研究课题获得省文旅专项立项,撰写专著1部;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和培训,服务对象达4000余人次,职业体验2000余人次;举办浙江省省级现代服务业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培训班、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创意设计培训班等,培训人数达1228人次。师生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策划创意大赛一等奖、2020年长三角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等全国赛事奖项。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四级调研员薛建,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永忠,嘉职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汪明华陪同调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嘉职院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摄:唐慧华、陈倚群 校对:陈倚群 审核:王音 主编:张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