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内页

顶部连接

  • English

厉害!嘉职院这门课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名课名师”项目!

发布人: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8 09:11:15点击数量: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拟资助项目名单,嘉职院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专任教师张建群的《食品分析检测》课程入选。全国仅100组“名师名课”进入该名单。



农业农村部资助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项目,旨在积极引导涉农职业院校面向乡村振兴需求培养人才,及时宣传推介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中涌现出的“名课名师”典范工程。

《食品分析检测》课程于2004年开课,利用职教云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模式,采用“三段、五步、七化”的教学策略,通过讨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从教学内容选取到教学效果评价,由企业导师全程参与教学,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主体”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和难点。课程全面融入思政元素,着重培养德技并修人才,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近年来,学生在职业资格考试中通过率达到100%,荣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职业技能竞赛省级以上奖项共计36项,其中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为行业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团队成员结合学科特点,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助力区域农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调研不同岗位人才需求标准,树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观,确定食品专业培养方案,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与企业合作申报并立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产学研共同体1项,成功立项省教育厅和市科技局项目《可食性复合膜在水蜜桃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菱角淀粉的流变特性及应用研究》等;充分利用市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帮助企业解决如檇李保鲜技术等难题;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入驻秀洲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为农资经营服务人员开展庄稼医生专业技能培训,团队成员作为科技特派员,为企业提供检测技术指导,助力企业技术研发,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课程团队成员带领学生赴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垃非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助力乡村产业有序发展。开展企业食堂、餐饮单位检查,协助市场监管局进行星级评定检查,宣讲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2021年,团队成员赴九寨沟、屏山,指导当地农业示范区种植珍稀食用菌等绿色农产品,开展蚕桑技术培训,为当地农村拓展新经济增收渠道。全年累计为食品企业开展各类培训共计1044人日。



自2021年5月,嘉职院获批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师资、专业、技术及实训基地等综合优势,打好人才、科技、协作三张牌,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打好“人才牌”,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学校传承70余年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积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涉农专业群建设,实施“三协同三直通”乡村振兴新农人培养模式,校政协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校企协同共建新农人培养基地,校校协同组建人才培养联盟,近10年培养乡村振兴新农人6600余名,获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打好“科技牌”,激发乡村振兴动力。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人才、技术等优势,以项目研究与推广应用为纽带,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8人次,6支科技特派员团队赴田间地头,选送3名干部下沉地方涉农部门挂职锻炼,覆盖五县(市)两区16个乡镇,针对农业一线的技术需求,就种植、养殖、食品安全、农村环境与生态治理等领域的34个急难问题展开立项研究,通过技术攻关、指导、培训、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环境改造,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作出嘉职贡献。选派教授博士团队赴四川、新疆等地开展东西协作精准帮扶工作,以当地实际需求为导向,在产业振兴科技攻关、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农特产品赋能提质等方面全力支援,东西部协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打好“协作牌”,拓宽乡村振兴路径。深入推进东西协作工程。积极探索新时代高职教育帮扶工作新路径新模式,启动实施“红船领航”乡村振兴帮扶工程,结对云南泸水、四川阿坝州、新疆阿克苏地区等县(市),跨专业、跨部门组建种植养殖、乡村规划、电商直播等8大专业技术团队,构建“一院对接三地”帮扶体系。通过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教育帮扶等多种途径,有效激发结对地区人口内生动力,破解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脱贫,推进东西部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学校精准对接丽水景宁、遂昌等6县,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目标,结合乡村经济发展需求,联合农业科研院所、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资源,互补优势,分层分类开展山海协作;组织山海协作干部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考察、互动交流等多样化形式,着力提升山海协作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全力推动山海协作工程迭代升级、高质量发展。


(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文字:陈倚群 审核:王音 主编:沈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