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 促学院示范建设
我院召开精品课程研讨会
示范建设是学院今年的中心工作。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坚持实践特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以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而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精品课程是体现着高职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为了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构建优化的课程体系,推进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更好地促进学院的示范建设,3月20日下午,在行政楼208室,教务处组织召开了院精品课程研讨会。院长盛健、副院长周建新、教务处领导、各分院分管领导、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以及各分院拟推荐的精品课程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处长沈建根主持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盛健院长再次强调了学院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认为精品课程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将其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周建新副院长也号召各分院认真把握精品课程的内涵,突出高职精品课程的特色,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务处副处长巢新冬就精品课程的内涵及指标进行了解读,从精品课程的几大评审指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而后,学院2008年已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庄应强、李玉清分别介绍了各自申报成功的经验。庄应强副教授围绕着《花卉生产》这门省精品课程介绍了自己的宝贵经验,他认为设计思路要清晰;典型任务要明确;申报内容要完整;课程网站要整洁,其中特别强调了精品课程的特色创新之处要鲜明。李玉清教授则围绕着什么是精品课程?怎么建设精品课程?阐述了自己申报和建设省精品课程《网络营销》的体会。她提出了精品课程的几个着眼点:着眼于说课录像和主讲教师录像,着眼于课程整体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负责人及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网络教学资源与网站。
教务处处长助理张君斐和与会人员一起观摩研讨了2008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精品课程《插花与园艺设计》,并从其课程设置、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情景、课程资源、教学实施、课程网站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围绕精品课程建设,与会人员进行了专项研讨和交流学习。通过此次的研讨会,大家对精品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领会,对学院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院已确立80门核心课程,今年将对以“4+2”为重点的专业核心课程立项建设约25门左右,而精品课程的建设就是在这些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展进行,从而建立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形成梯度建设,实现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质和量的突破。精品课程的建设也将有利于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院的示范建设。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