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杨秀娟 照片提供 钱伟国 消息来源:《嘉兴日报》2011年5月12日第28版
“濮院毛衫企业又捧回8个奖了!”于3月底在北京召开的“2011年度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发布会”再次传来好消息:继去年“浅秋”等6个品牌首次获殊荣后,这次濮院镇选送的“兔牌羊绒”、“懂你”等8个品牌再次入选“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
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濮院镇已拥有自主毛衫商标800多个,成功培育了“浅秋”、“褚老大”、“澳洋纯”、“圣地欧”和“纯爱”等一大批行业知名品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濮院毛衫的知名度和产业层次。
耀眼的数字背后,是近年来濮院镇注重与院校联合,借用外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通过加大对品牌战略、科技创新的建设力度,昔日粗放型的濮院毛衫产业,正因注入更多科技、时尚而实力劲增,释放出巨大的磁吸效应。
借“外智”:
中国羊毛衫名镇的
时代选择
经过20多年的建设,这几年,濮院羊毛衫市场逐步形成了和产业密切相连、功能齐全的中国最大的毛衫交易市场。但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后,以内销为主的濮院毛衫产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区域外部的外贸企业转战内销市场,挤占了市场空间,加之内需紧缩等原因,毛衫市场成交额增速也为之放缓。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 争,如何抢占发展先机成为摆在濮院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转型升级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进一步借助外力,推动发展,不断激发全镇上下的创新活力。”濮院镇党委书记、濮院羊毛衫市场管委会主任、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朱明杰表示。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濮院镇为此提出了打造中国毛衫文化之都、品牌之城与国际性毛针织服装创意设计中心的战略目标。为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濮院镇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加快毛衫产业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推动传统毛衫向时尚毛衫“转身”。
产业要转型升级,企业是主体。在激烈的商海搏击中,企业不仅要拼质量,更要拼款式、拼时尚、拼科技含量。对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言,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制约。
据初步统计,随着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濮院镇每年需要的纺织技术、服装创意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高技能人才就在1500名以上。同时,全镇还需要相关的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品牌建设、培训项目开发合作、职业技能鉴定等技术服务。如何突破这些发展中的瓶颈,濮院镇将目光瞄准了“智源”丰富的各地高校,只有产业与人才资源丰富的院校合作,才能进一步加快濮院毛衫产业的转型升级。
濮院镇的想法与一些高校的办学思路不谋而合。经过多年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濮院镇早就引起了省内外高校的注意。一位高校领导坦言,高等院校的功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因此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区域产业集群双向互动、深度合作。而濮院在全国毛衫产业的龙头地位,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快速发展的产业群,需要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如何实现产业集群与职业院校强强联手?嘉职院院长盛健提出,只有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走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与产业、企业实施深度合作之路,才能将这种合作推向深入。
联院校:
订单式教育实现无缝对接
这段时间,濮院镇320创意广场正在着手进行装修,再过一段时间,广场二期也即将推出。这个集聚了嘉兴学院等众多院校人才在内的创意基地,正逐步成为濮院服装创意设计的“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促进濮院羊毛衫产业和羊毛衫市场的持续发展,支撑产业发展潜力,濮院羊毛衫市场建立以来,历届管委会根据产业发展特点,都注重各种资源要素的集聚和共享。
濮院镇近几年与高校的联手可追溯到2007年。当年,该镇建立了浙江省毛衫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联合重点科技型骨干企业,依托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嘉兴学院等高校的科研力量,对企业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去年,平台又与嘉兴学院签订协议,该校在平台设立工作站,下设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工作室。嘉职院也在平台设立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和现代纺织技术研发等3个工作室,学校落实12名工作人员常年在平台工作。
随着这几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濮院镇与高校的关系更为紧密。去年10月底举行的中国·濮院国际毛针织服装博览会上,濮院镇一举与中国美院、浙江理工大学等4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此同时,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还与“雀屏”、“厚源”、“富怡”等企业开展合作,为其提供一对一的“订单式”服务。
其中,嘉职院分别与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与浙江省毛衫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签订共建“嘉职院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工作站”合作协议。同时,该校又与濮院羊毛衫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继续教育合作办学协议,与浙江雀屏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在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的基础上,近年来,濮院还“就地取材”,与桐乡市职教中心合作开设了毛衫制作班,吸引大批老板、市场经营者入学。借助社会力量,又成立濮院羊毛衫职业技术学校,引入“飞虎”、“慈星”等电脑横机培训机构,为企业培训熟练操作工、设计等人才。仅“慈星”电脑横机培训公司一家机构,每月培训的熟练技术工人就超过了100名。
相对一些服装专业,各地高校开设的针织类专业较少。为弥补这一“短板”,除了帮助龙头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提供工艺革新、新产品研发与设计等系列技术服务外,一些合作院校还及时调整了现有专业的课程,专门增设相应的课程,实现与濮院毛衫产业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早在三年前已开设了针织服装设计、染整类的专业,为濮院提供了不少人才。今年,嘉职院又新开设针织类专业,并专门为通过全国成人考试的濮院毛衫职业技术工人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开通绿色通道。
结硕果: 微笑曲线的两头延伸
“以前凭企业的规模,找院校合作人家看不上眼,找服务机构,一来难找,二来也不知道底细。现在好了,就像超级市场,企业需要的服务里面都有,真方便!”自从320创意广场“开业”后,这个创意超市受到了濮院不少中小企业的欢迎。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濮院羊毛衫市场形成了和产业密切相连、功能齐全的中国最大的毛衫交易市场,去年实现成交额133亿元。但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毛衫的款式、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设计成为影响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企业而言,服装的设计决定了产品销售的结果。1998年,就因为及时对毛衣的花样进行了修改,浙江千圣禧服饰有限公司三间堆得一人多高的衣服由滞销转为“抢手货”:“如果没有对市场敏锐的嗅觉,不掌握流行趋势,毛衫企业要做大做强是很难的!”和“千圣禧”老总陈建根一样,许多濮院企业老板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一件毛衫,注入创意元素,不仅销售不成问题,附加值也可大幅提升。
“通过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头延伸,真正建设毛针织产业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从而搭建良好的平台,2009年,濮院镇启动了320创意广场的建设。继东华大学、中国美院、浙江理工大学、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院校和濮院镇合作,去年,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入驻320创意广场,设立一批针织服装设计研发机构。今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江南大学、桐乡职教中心学校也都有意入驻320创意广场,不断推进濮院毛衫产学研战略合作。
“生意不错,平均每天有五六家企业上门,设计人员经常要加班到深夜。”最早入驻320创意广场的T1978毛衫设计工作室当家人徐芳高兴地表示。随着一批服装设计、软件开发、品牌策划、文化传媒、企业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创新等企业先后入驻,目前入驻320创意广场的机构总数达到了33家、从业人员达到了150多人。
政府搭台,这几年,通过与高校的联手,濮院的毛衫企业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其中收益最多的要数浙江雀屏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企业在羊毛织物后整理技术及纺织系列助剂领域里取得了累累硕果:与浙江大学合作的“复合酶制剂L88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绿色后整理中应用”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登记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与东华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已列入2010年度第一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这些科技项目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企业与院校合作的积极性更高了,目前,“雀屏”又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通过与各类校院、机构合作,一个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链已在濮院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这两年来,濮院镇每年培训的各类人才达到了4000多人次。为吸引、留住人才,目前,濮院镇还准备出台人才专项政策,对引进的大专院校人才,实施购房补贴、租房补助等优惠政策。
电子版链接:http://jxrb.cnjxol.com/html/2011-05/12/content_46950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