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文化与旅游学院

“巡礼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共同富裕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人:资讯来源: 文化与旅游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20 09:36:57点击数量:


为了探寻以文脉传承赋能共同富裕的浙江路径,嘉职青年正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的号召,为非遗传承播下薪火相传的种子,赓续非遗传统文化,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实践小队——“巡礼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共同富裕实践团(团队成员陈凯文、周雅军、钱梦娇、潘宇航、楼施易、温佳琪、陈佳荣、钱代乐组成)于2023年7月初在嘉兴市进行共同富裕工作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以“快乐、高效、努力、团结、共富”为团队文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推进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4日,我们共同富裕实践团来到嘉兴桐乡开展了“巡礼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系列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对桐乡市藤艺的调研,为推进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桐乡藤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在非遗市场化浪潮之下,藤编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居、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藤编制品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


藤编制品是一种绿色环保、天然的手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它不仅可以用于家居装饰、礼品赠送,还可以用于户外休闲、旅游度假等领域,因此市场需求非常大。



在常青藤藤艺馆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藤编工艺品,亲手体验藤编技艺,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助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整体繁荣;也需要借势借力,结合自身专业,实现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创新出彩;更需要实干实效,实现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我们小组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认识到,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传承非遗技艺。为此,我们设计了新颖的海报,希望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嘉职力量。


7月5日共同富裕实践团前往中国灯彩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海宁华灯会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实践团将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红色文化结合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青春力量。



本次在参观硖石灯彩的过程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硖石灯彩研究会的胡副会长,在胡副会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灯彩展厅以及工作室,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硖石灯彩的制作技艺,让实践团大饱眼福。



下午实践团又前往了南关厢灯彩馆。灯彩样式多样,让实践团身临其境地体悟到了文化之美、文韵之姿,体会到匠人的不易,不禁为灯彩传承人的高超技艺和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而感叹不已。



蚕桑文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蚕桑文化,探寻相关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7月6日,我们共同富裕实践团来到了海宁周王庙云龙村进行调研访谈活动。


云龙村堪称蚕桑文化研学基地,蚕桑文化底蕴深厚。在逐渐深入了解村内的蚕桑文化后,让我们实践团有感而发的是非遗手艺人所坚守的首创精神和匠心精神。云龙蚕茧由白茧升级成黄金茧,蚕丝更为柔软,更适合社会需求。黄金茧的创造,正是首创精神的体现;三斤茧成一斤丝,正是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体现。


蚕桑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创新。近年来,云龙村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升级,深化“党建引领共同富裕”,运行“非遗+研学旅游” “非遗+产业”的新发展模式,推动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步伐,做实文旅融合文章,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全力助推共同富裕。同时,依托于云龙蚕乡深厚的蚕桑文化底蕴,云龙村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积极推广养蚕缫丝技术。



云龙村是我们嘉职院的校级合作单位,我们从云龙村了解蚕桑文化,同时也向云龙村输入专业型人才,实现共赢局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蚕桑丝织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前景必是光明广阔的。


7月6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巡礼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共同富裕实践团来到了海宁袁花镇夹山村拜访海宁灶头画代表性传承人董子良,实践团将深入调研非遗灶头画,挖掘共富密码,争做非遗“守”艺人,彰显新时代红船旁青年学子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责任和担当。



“有灶必有画,有画必吉祥”。灶头画又称“灶画”“灶壁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江南地区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是民间工匠以农家灶头为载体,用颜料在灶壁上绘制的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纹样,是深藏于农家厨房内的独特民间壁画。


多彩灶头画,人间烟火气。灶画的传承发扬,正源于我们对烟火气的向往从不会停息,这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情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前景必是光明广阔的。我们在每一件手工艺品中都感受到了初心不改,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保持专注,摆脱杂念,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是每一位非遗传承手艺人的自我修养。

7月7日我们共同富裕实践团来到嘉善县干窑镇沈家窑探寻当地非遗文化。沈家窑,建于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它历经百余年窑火不熄,以烧制各式优质京砖与各种瓦当为主,其京砖更是有着“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名号。这座被称之为“双子窑墩”的窑墩,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我们先后参观了不熄的窑火非遗馆、“不熄的窑火”名师工作室和中国江南窑文化博物馆,了解到窑墩为双体复合式,两个窑体交替烧制,一次烧制需要三周以上。在与沈刚大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京砖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日即成的工艺品。取材、打磨、烧制、晾晒等等步骤,对于烧制京砖来说缺一不可。为了区分沈家窑特定烧制京砖与其他窑所烧京砖,沈家传承人会在所烧制的京砖上打上“水印”—沈家窑特定炼制造。这八字章刻是沈家窑百年烧窑技术在历史长河传承中留下的烙印。




通过沈刚大师的讲解,我们进行了亲身体验。拿起一团团的窑土,我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造型开始制作。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了种种困难,沈刚大师便逐个过来耐心地教我们,为我们讲解,使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体验,也让我们懂得了,手艺人所具备的敬业、专注、坚持、精益求精和创新,以及对产品或工作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在本次的非遗实践中,我们在沈家窑重温历史、追忆先贤,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知识, 而且了解了“建党百年砖”的意义,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文化魅力。


为进一步领略嘉善田歌的独特魅力并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7月8日上午,“巡礼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共同富裕实践团来到了姚庄镇高建中田歌名师工作室,围绕“共走富裕路、同唱幸福歌”,让“精神富裕”成为姚庄镇的一抹底色。

嘉善田歌,浙江省嘉善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嘉善县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上,世代相承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当地特有的水乡民歌。嘉善田歌是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对于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做好嘉善田歌的传承,让非遗之花在长三角地区盛开。此次实践,使我们“巡礼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共同富裕实践团受益匪浅。非遗守护不易,让我们致敬非遗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