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文化与旅游学院

依托嘉兴欣禾职教集团 打造“订单人才培养联盟”—— 嘉职院物流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布人:张兴梅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3-01-25 16:00:09点击数量:

 

在订单班的实习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物流活动的存在和重要性,也体验到了企业对物流人才的渴求。”,“在实习企业的工作很有挑战性,感觉自己成长很快,认识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为思考今后的人生,规划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前,在嘉职院物流管理专业2010级学生顶岗实习总结座谈会上,同学们畅谈了在订单合作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大家在讲述实习的酸甜苦辣时,发现自己更多的是收获了成长的喜悦。同学们的茁壮成长,得益于物流管理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推进“2+1”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嘉兴欣禾职教集团,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年来大胆尝试,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联手组建“订单人才培养联盟”,联盟成员共享教学资源、互通培养信息,共同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将专业所有学生全部纳入订单培养体系,而且学生可在联盟成员企业内进行调动。据了解,此举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尚属首创。现已顺利连续完成4届订单人才培养,毕业生人数达203人。
联盟企业全程参与,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05年开设,2010年获批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专业。目前,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协议形式,与嘉兴顺丰运输有限公司、嘉兴申通快递有限公司、上海佳吉速运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嘉兴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嘉兴市国美(永乐)电器有限公司、沃尔玛华东百货销售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紧密合作,组建“订单人才培养联盟”。联盟企业全程参与每一届学生的培养。大一期间,通过实地参观联盟企业和邀请联盟企业专家来校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物流行业、物流企业和物流职业。大二期间,结合专业课程到联盟企业进行3-4周的短期实习,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大三时,学生通过订单培养机制到联盟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带薪顶岗实习。每年5月份,该专业组织联盟企业到我院进行宣讲,按照“实事求是”原则介绍人才需求情况,按“双向选择”原则选拔订单生,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由于联盟企业数目较多,岗位可选余地大,所有学生均能进入订单培养体系。大三上学期开始,联盟按照共同开发的课程体系,共同授课和指导、共同确定培养进度。培养期结束,校企双方共同对订单班学生进行评价,企业依据订单协议和学生成绩择优录取为正式员工,真正实现了毕业就业“零距离”。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校企联合全面开展项目合作
通过订单人才培养联盟,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壮大,项目合作不断深化。目前本专业专任教师总数为6人,其中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5人,“双师型”教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来自订单人才培养联盟企业的兼职教师12人,占整个教师队伍的60%以上。专兼职教师不断学习进取,广泛交流,形成了学习型团队。专业教师先后到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交流,部分教师赴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台湾南台科技大学等考察学习。崔国成教授被聘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互联网技术培养认证项目智能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一职。
每年与五芳斋集团共同开展端午粽子配送服务项目,从网上销售到实物配送再到售后客服等所有工作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该项目三年到款总额达到20余万元。三年来,校企联合开发项目化课程5门,编写工学结合教材8部,其中2门教材列为浙江省高校“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10余项。
设立“厂中校”和“校中厂”,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2012年5月,嘉兴欣禾职教集团顺丰运输有限公司校区和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校区正式签约授牌成立,标志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订单联盟企业共建“厂中校”的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经过校企双方的努力,两个校区均已接纳了本专业部分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运行正常;校区教学基本条件不断完善;校区开发的课程与教材更加适用;学生的日常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走向正轨;校区课程兼职教师安排、实习岗位落实、生活服务等工作制度逐渐形成。两个“厂中校”真正成为一种集生产实践、课堂教学、实训实习、休息生活于一体的紧密型、共享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另外,经过订单人才培养联盟成员的集体调研和论证,省财政资金支持总投资300多万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项目已顺利完成设计、招标工作,预计今年5月份交付使用,届时将择机引入联盟企业设立“校中厂”。
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一度出现供不应求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学生能吃苦耐劳,愿意从基层做起,综合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熟练,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施“订单人才培养联盟”模式后,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我院物流专业毕业生认可度逐渐提高,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目前,所有学生在大三开学前就被企业预定,后续学期还有很多联盟内企业和联盟外的企业主动联系想争取实习生。
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就业创业典型。2009届毕业生沈梁彬毕业后选择在嘉兴的一家物流公司工作。因业务能力过硬,他毕业第二年被调往上海开设分公司,任分公司经理。毕业第三年,沈梁彬在上海创办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2011届毕业生林海霞大三时进入嘉兴苏宁电器顶岗实习,半年后被调至总经办,毕业后直接进入总经理助理岗位挑起了大梁。2012届毕业生潘敏凭着其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在嘉兴顺丰运输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就被提拔为仓储主管。诸如此类优秀案例不胜枚举,这些典型为“订单人才培养联盟”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对于“订单人才培养联盟”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专业建设负责人崔国成教授总结为三点:“通过订单人才培养联盟,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2+1’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保证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订单班’组织形式贯穿顶岗实习全过程;三是充分发挥了合作企业的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实力优势。”基于“订单人才培养联盟”平台,物流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成效将逐步彰显。
(文/李朝敏、赵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