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精神伟力,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近日,嘉职院“百名师生感党恩,百幅刻纸庆百年”作品展在图书馆大厅盛大开幕。100幅精美的红色题材刻纸作品吸引了广大师生到场观展,为7月的嘉职校园增添了一抹靓丽的红色。

展览以“党建+思政”为主题。一艘红船在党徽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个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一幅幅作品设计得惟妙惟肖……走进图书馆大厅,四面环绕的红色刻纸仿佛带领师生们走进了一片红色的海洋,每一幅作品都在讲述着一个红色故事,精彩鲜活、意义深刻。展览现场,师生们或驻足欣赏,或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壮观的作品展,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南湖红船是我们党的诞生地,是梦想启航的地方。红船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谱系之一,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脉,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动力。”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吴文静同学担任了此次篆刻的重任,她选择红船精神为起稿,查阅大量党史资料,将自己学党史的理解和感悟都融入到了创作之中。“这次刻纸让我有机会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对党的历史和红船精神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这幅刻纸的起稿是我校‘红船领航’专家服务团赴云南泸水开展帮扶协作活动时的照片。在方书记的带领下,学院2位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对口帮扶工作。”来自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园林园艺专业的钟春林同学说。此次刻纸,他将自己对学校精准帮扶工作的所思所悟都注入到了一笔一划之中,力求创作出一幅有特色、有情感、有品质的作品。

负责此次刻纸技术指导的施愉梦来老师介绍道:“刻纸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可追溯到汉、唐时代。刻纸的制作要经过起稿、剪、刻、粘贴、揭离和成品的调整修改等过程,其中‘刻’是最重要的一环。我国北方刻纸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属于‘简刻’;南方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属于‘繁刻’。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南方繁刻。”

此次展出的百幅刻纸作品主要由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百名师生历时6个月精心制作完成。今年初,党委书记方俊良作出指示,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红船刻纸”技术,组织百名师生创作百幅作品,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期间,方俊良多次莅临创作现场,给予师生关心和指导。

6个月来,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了由百名师生组建的篆刻社,融入“党建+思政”文化,从教师思政、学生思政、课程思政、环境思政、劳动思政、廉政思政、服务思政等方面着手,结合党的精神谱系、党的重大历史事件、扶贫攻坚等重要任务进行设计选稿、刻画制作。师生们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养分,用手中的刻刀在一笔一划中铭记党史、感怀师恩,将红色革命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创作出了百幅艺术精品,以锋利的刻刀勾勒出党史记忆,以多样的视角讲述党建故事,感悟红色文化,继承革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使命担当。百幅刻纸作品生动再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不朽功勋,抒发了师生们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

刻纸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给看展的师生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嘉职院党委积极创新党史教育方式,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广大师生在艺术创作与文艺欣赏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下一步,嘉职院师生将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充分彰显红船旁高职院校的使命担当,为打造“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嘉职智慧和力量。


(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 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文字:付梦婕、杨枝柳摄影:苗守香、王雁琳、周文颖 审核:王音 主编:沈建龙)